
我曾經想過,情人之間其實是沒有「愛」的
我相信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
(但遠遠無法和父母的愛相比,因為愛是向下流動的)
相信家人之間的愛,相信救世濟人的大愛
但情人之間的小愛,若非最後昇華為親情,多半只是一種「情緒」吧
真正的愛,大概很少被說出口
而常常說「我愛你」的男女,卻通常愛自己多一些
「我愛你...因為你讓我快樂」
「我愛妳...因為妳對我十分溫柔」
「我愛你...因為你很會照顧我」
「我愛妳...因為妳可以跟我一起實現美麗的夢」
我愛你,因為我愛我自己
好吧,我並沒有要扼殺浪漫的意思
也沒有要宣揚「愛情不存在論」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不論是什麼樣的關係,都可能有「愛」的唷
那應該是種無私的付出,單純希望對方能夠幸福快樂的情感
重點在於「無私」這兩個字,實在太難了呀∼
總覺得男女朋友之間,有種微妙的對立關係
畢竟不像夫妻一體(雖然現在很多夫妻也不"一體"了......)
有點曖昧、有些猜測、有點防衛、需要較多自我的空間
總是要猜猜自己在對方心裡有幾分,再秤秤對方在自己心裡有幾兩
真的愛,不就應該像愛家人一樣? 像愛自己一樣嗎?
你不會讓姊姊妹妹嫁一個花心男,卻可能欺騙自己的女朋友
妳不要哥哥弟弟娶一個潑婦回家,自己卻常常鬧彆扭發脾氣
家人是說什麼都要保護的,怎麼卻常讓最親愛的另一半受委屈呢?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你愛我比我愛你,更多一些!
愛如果講得出理由,那就不是愛
我愛你不因為我是你的父母
我愛妳不因為妳很可愛
我愛你,就是愛你,沒有為什麼!
感情如果需要比較多少,就是一場遊戲
愛得多的人贏?還是被愛得多的人贏?
如果能爭著愛對方多一些,是種甜蜜
如果是計較誰愛得多了一些,是種悲哀
能夠專心一意地愛著一個人,其實是件幸福的事
因為愛你,不為什麼,我就是想對你好,只想對你好
那是知足帶來的幸福
分心的人,容易疲倦
快樂變得短暫,寂寞更加深刻
不知足只會帶來更多的不滿足
再年輕一點的時候,我以為我懂什麼是「愛」
那時我以為我真的很「愛」一個人
這些年過去,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確定什麼是「愛」了
那時候的「愛」,可能只是愛自己愛他的感覺
現在我說「我愛你」,意思是我真的真的很喜歡你
是嘮叨、是擔心、是包容與原諒
是不論多生氣、多難過,還是等著他回來,讓他躺在懷裡休息
我說,這就是「家」
也許,這就是「愛」?